东莞:智能手机延续台式电脑辉煌

东莞:智能手机延续台式电脑辉煌

上图:长盈精密的机器手能达到手工操作难以企及的精度和准度。

电子信息产业是东莞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一个快速更替、不断变化的产业。

在台式电脑的黄金时代,一名ibm亚洲区副总裁曾说,如果东莞到深圳的高速公路塞车,全球将会有70%的电脑产品缺货。

但是,“东莞堵车,全球缺货”的说法近年来鲜有人提及。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改变,今天的台式电脑产业已经离开了互联网终端第一产业的宝座。智能手机则成为新的“王者”。

值得庆贺的是,东莞不但在智能手机时代赢得了“全球五部智能手机有其一”的产业地位,更是拥有包括华为、oppo、vivo、金立在内的知名手机品牌。

虽然个人电子消费品终端的高地上近年来不断“城头变幻大王旗”,但东莞通过从台式电脑产业到智能手机产业的成功转型,向外界证明了东莞制造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实力。更加重要的是,依托强劲的制造能力和产业基础,东莞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向供应链的高端环节迈进,产业的根植性也不断增强。

智能手机延续台式电脑辉煌

超过2000台单价达数十万元的数控加工cnc设备犹如列队士兵般排列在巨大的厂房中,24小时不间断地生产着苹果手机的按键。这是记者近日在东莞盛翔精密金属有限公司中看到的一幕。

“盛翔从2013年在黄江开厂至今,每年实现倍增。”东莞盛翔精密金属有限公司运营副总监蒋萍琴透露,2013年盛翔的营业额为7000多万元,到了2014年便达到4.8亿元,增长近7倍。而2015年和2016年也分别达到了6.3亿元和7.4亿元。

对于熟悉东莞的人而言,当前智能手机行业的盛景,与多年前的台式电脑产业辉煌颇具相似之处。

10年前,东莞台式电脑整机的配套率达到95%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几乎遍布全市30多个镇街,其中尤以石龙、石碣、长安、寮步、塘厦、清溪、黄江等镇最为著名。其中,仅石碣这个面积不大的镇,其产业配套率之高,可以实现“不出镇组装一台电脑”。

但是,随着台式电脑市场的不断萎缩,东莞电子信息产业经历了阵痛。所幸2008年金融危机后,智能手机行业异军突起,东莞抓住了机遇,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华丽蝶变。由台式电脑到智能手机,东莞电子信息产业转型成功不仅仅是因为技术创新,同时也得益于在厚重的产业基础上,正逐步生长和聚集起丰富的产业形态和产业资源,最终形成了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条。也正是基于此,相对于过去的台式电脑产业,东莞智能手机产业表现出了更强的根植性、更强的竞争力。

盛翔公司仅仅是东莞庞大的智能手机产业链上的一环。在此前举行的世界智能手机及移动终端产业大会上传来消息,2016年广东省实现手机产量9.7亿台,产量占全国的42.8%,稳居第一。其中东莞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02亿台,约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4.7亿台的20.5%,相当于全球每5台手机就有1台出自东莞。

电子信息产业新生态特征显现

不久前,华为正式启动首届“华为手机开放日”活动,首度对外公开了松山湖生产中心和极具神秘色彩的“2012实验室”。产品体验测试实验室使用的是华为自主研发的第四代自动测试系统。这套价值千万级的系统能够基于应用场景测试出用户实际使用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并给出具体优化方案。

在东莞深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土壤之上,逐步生长和聚集起各种产业链高端资源。东莞不仅仅有智能手机产业的制造基地,同时也囊括了研发、营销、品牌等核心环节。

2009年,位于松山湖开发区的东莞中镓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由中科院院士甘子钊为带头人、名誉董事长,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国义任总经理,多个从实验室走出的科技成果在东莞试产并形成产品。目前,中镓半导体的氮化镓衬底、氮化镓蓝宝石复合衬底、图形化蓝宝石衬底和激光剥离机等核心产品远销海内外。

今年3月,东莞市召开更高水平发展十大行动计划推进大会,在十大行动计划中,有多项计划涉及科技领域。今年,东莞将推动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并力争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提高到50%以上。

今年,东莞还将力争实现创建国家和省名牌名标60个、新增加工贸易企业境内外注册商标或引用母公司品牌1000个、境内外发明专利授权均超过100项等目标。

此外,2016年东莞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56653件和2855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7024件,同比增长52.46%,占专利申请总量的30.05%,数量居全省第四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东莞的科技资源正在加快集聚,全市新增创新型研发机构1家,总数达32家,科技企业孵化载体达到59家,其中国家级11家。全市目前引进省创新科研团队立项总数达到26个,居全省第三。科技金融结合得到加强,大力推进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等工作,推动12家签约银行为655家企业发放贷款1017笔,贷款金额达44.62亿元。

“早期东莞手机产业以贴牌生产、代工生产为主,自主品牌缺乏,而现在已逐渐形成‘品牌 代工配套’的产业生态模式,产业发展环境日益优化,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显著增强。”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大背景下,东莞智能手机产业发展历程无疑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东莞和笔记本电脑产业失之交臂

10多年前,当“东莞堵车,全球缺货”的赞誉声不断响起时,许多人一定难以相信台式电脑市场会持续快速萎缩。

而继台式电脑之后兴起的笔记本电脑产业,却在东莞这片电子信息的热土上不温不火。

台商聚集的江苏昆山,借助资源优势,通过提前布局,大力推动,在2000年前后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但是,昆山的笔记本产业也很快步了台式电脑业的后尘。据媒体报道,昆山曾占全球笔记本电脑三分之一产量。但到了2014年,昆山的笔记本电脑产量已从2010年的峰值1.2亿台下跌到年产6500万台,产值减少1000亿元。随后,山城重庆接过昆山的旗帜,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基地……

不过,世界很快进入了“智能手机时代”。虽然昆山、重庆等地都已经全力发展智能手机产业,但最终还是东莞抢到了全国智能手机制造中心的头把交椅。

在电子信息产业,没有人可以高枕无忧。东莞也不例外。

从2008年开始,东莞企业开始面临欧美订单萎缩、人工成本攀升的重重压力,“倒闭潮”“搬迁潮”“用工荒”等各类质疑此起彼伏。

有经济学者指出,2008年前后,东莞经历了近年来最艰难的转型期。这段痛苦的转型经历,不仅仅是源于全球“金融海啸”,也因为东莞错过了当时最具前景的笔记本电脑产业。

“手机市场风云变幻,几年下来东莞三四百家手机厂都消失了,围绕着手机精密件的制造商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手机配件巨头劲胜精密副总裁黄河对产业洗牌的惊险有着深刻的认识。

抓住“下一个智能手机产业”

进入2016年后,国内智能手机的红利期正在远去,东莞电子信息产业要避免多年前与笔记本电脑产业失之交臂的遗憾,就需要提前抓住“下一个智能手机产业”。

随着东莞电子信息产业不断积累和完善,产业业态更加丰富,企业根植性也不断提高。这也使得东莞在电子信息领域的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对各种新业态的布局也不断推进。

近两年,伴随着虚拟现实技术不断成熟,许多东莞企业也已经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产业布局和技术攻坚。

主打手机数据线生产的永泰电子瞄准了虚拟现实这片“蓝海”。该公司董事长许庆仁表示,高端虚拟现实头盔因为每秒传输数据量巨大,因此需要更高性能的数据线,这将为永泰电子带来新的商机。在此基础上,永泰电子还投入重金,向增强现实技术领域开始发力。目前,永泰电子的专利多达20余项,并在北京清华园建立了研究高频模拟技术的研发中心。

东莞市近日印发的《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抢占人工智能、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等高端环节,将东莞打造成“世界级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事实上,东莞近年来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开始加速布局。

人工智能技术也在东莞有了越来越多的落地应用。东莞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大朗分公司就打造了东莞首家“无人工厂”。“从物料到生产到运输,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跟踪,从加工、物流到传输、检测,全都是自动化,真正达到无人生产的状态。”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在运用了人工智能的无人工厂中,所有工作都由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cnc设备、无人运输小车和自动化仓库设备来实现,人不直接参与工作。

更重要的是,全球人工智能高端资源也在加速向东莞集聚。今年3月,松山湖与东莞科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金花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韩国科学技术院电子工程系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提出引进以韩国科学技术院、清华大学王志华教授为主的电子信息、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国际化科研创新平台,尽快推动韩国uxfactory公司人工智能技术项目等在东莞落户。

不管是虚拟现实还是人工智能,各个前沿科技的赛道上,都不乏东莞创新企业的身影。在这些企业的背后,东莞市政府正不遗余力地为其造环境、搭“舞台”。

■对话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

制造能力是东莞的立身之道

记者:如今是智能手机时代,东莞又是智能手机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和品牌总部,你怎么看待智能手机产业对东莞经济的影响?

丁力:全球每5台智能手机就有一台产自东莞,以华为、oppo、vivo、金立等品牌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企业,跻身全球手机领域第一梯队。可以说,智能手机产业已成为东莞新的支柱性产业,其异军突起也正好弥补了东莞市部分传统旧产能衰退的空间,并成为拉动东莞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成为东莞市经济新动能的代表力量。这给处在产业转型关键时期的东莞市注入了动力。未来的一段时期内,相信智能手机产业仍将成为推动东莞市经济提质增量的主要动力。

记者:东莞市智能手机产业的辉煌能否延续?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丁力:当前,东莞市智能手机产业能够发展如此迅速,主要归功于华为和步步高两大集团的带动。其中,华为将移动终端业务转入东莞,直接将东莞市智能手机产业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但实际上,华为智能手机业务能够离开深圳,其也存在离开东莞的可能性。因此,东莞市应该做好智能手机产业生态的构建,加强企业的服务配套水平,聚集资源做好服务,提升企业的植根性,让其不能轻易离开东莞。

同时,当前东莞市智能手机产业发展中,仍需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其中,国内市场销售比较理想,利润较高,但在国外市场的开拓则仍需要努力,尤其是在欧美市场作为不大。此外,东莞智能手机产业的关键技术和硬件仍需依赖国外,自主创新能力仍有一定差距,需要正视有关差距,提升自主性。当前华为已经有所成就,其他厂商仍需发力。

记者:从产业格局来看,东莞是否应该对电子信息产业以外的产业进行扶持,避免电子信息产业波动对东莞经济带来过大的影响。

丁力:从经济发展角度而言,产业没有好坏之分,传统和现代产业均能创造财富。从地方政府发展而言,产业发展方面肯定有所偏重。随着一个新兴产业壮大发展,传统的产业会受到一些影响,这是必然的结果。最好的做法是能够利用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发展。毕竟,制造能力是东莞的立身之道,传统产业也形成良好的生态链,一旦被破坏,未来也将难以恢复。对于一些重点传统产业,政府仍需要给予持续的关注,不能有了“新欢忘了旧好”,避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要为今后发展留出腾挪和回旋的空间。

■评论

优化产业基因抓住下一个风口

东莞素来以制造业发达闻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水泥厂、造纸厂到上世纪80年代末的制衣厂、鞋包厂、电子厂,再到如今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东莞制造业一步一个脚印地转型升级,发展壮大。产业形态也从最初的“三来一补”发展到如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影响力也不断提升。

东莞制造业的发展与成长,看似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实则云谲波诡。

如果东莞没有形成富有优势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或许就没有后来台式电脑时代的“东莞堵车,全球缺货”;而如果没有台式电脑时代的深厚积累,东莞的智能手机产业便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据统计,东莞已拥有华为终端、宇龙通信、步步高、欧珀、金立等龙头移动通信企业。2016年东莞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02亿台,占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20.5%。也就是说,5台智能手机里就有一台产自东莞。

智能手机的巅峰期无疑是东莞制造业的辉煌期,但也极有可能是盛极而衰的转折点。东莞是否能够延续辉煌,关键是看东莞能否抓住下一个关键产业。那么,东莞制造业到底能不能踩准下一个时代的“鼓点”?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人可以妄下断言。

同时,3d打印、智能穿戴、虚拟现实再到近段时间的人工智能……全球消费数码产品和科技圈追逐的风口不断变换,而且变换的速度正变得越来越快,产业门槛也越来越高。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电子信息产业我们还可以通过借助人力成本的优势和巨大的国内市场来迅速推动产业的发展,但是如今新的产业风口往往具备越来越高的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

周期越来越短,门槛越来越高。东莞电子信息产业要抓住新的风口并不容易。对于当前的东莞而言,当务之急是继续打造一个更加适宜高新科技产业在东莞聚集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用好用尽政策、人才、环境、产业链等资源,确保下一个通用计算平台或者消费电子领域的现象级产品能够如智能手机一般在东莞发展和聚集。以此助推东莞制造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完成又一次漂亮的转型升级。